4月15日,在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明确规定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
入侵之灾,远的不说,就说近的,4月初,针对红火蚁入侵,九个部门联合启动全国红火蚁联合防控行动。红火蚁虽小,却威力巨大、无孔不入,取食农作物果实根系,安家筑巢引发电线短路,叮蛰人畜造成灼伤疼痛甚至休克死亡,全国25省份面临其入侵风险,耗时耗力、劳心伤神,需要长时间才能遏制扩散蔓延。
红火蚁之外,从“水葫芦”到“紫茎泽兰”,再从“巴西龟”到“清道夫”……我国多地饱受物种入侵之扰,动植物外来物种入侵涉及面越来越广,目前我国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并且入侵物种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成为遭受物种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生物入侵,后患无穷,绝非危言耸听。一些外来物种,习性凶猛、破坏力大、适应性强,在与本土生物竞争中容易“脱颖而出”,成为“优势”物种,恣意繁殖生长,难以控制,“剿灭”原生物种,打破生态平衡,造成物种危机,带来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例如,福寿螺在南方泛滥,经常可造成水稻减产7%~15%。类似物种颇多,轻则造成作物减产,重则让人无粮可收,事关“饭碗”,危及粮食安全。
祸患常积于忽微。有人曾经对“小龙虾”之患,调侃一“吃”了之,但却忽略了治理生物入侵、保护生物安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不仅需要我们守好国门、依法惩戒,扫清“存量”、科学治理,更需要我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去看待这件事,才能固本浚源,堵住生物安全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