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蚁网_国内首个红火蚁行业权威网站

社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社会新闻 >

警惕!红火蚁进入活跃期,二十年已入侵我国12省未遇天敌

2024-07-02 15:17 来源:新京报 字体:【 打印本页 点击量:

入夏之后,红火蚁就成了我国南方公园和农田里的“常客”。这些红褐色的小生物藏匿在苗圃和草坪里,忙着觅食和繁衍,一旦与人类狭路相逢,就会在他们的皮肤上留下灼伤般的疼痛与红肿和水疱。

自2004年我国在广东吴川市发现红火蚁,至今已有近20年。然而,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专家许益镌告诉新京报记者,红火蚁进入中国大陆的时间还要更早,且目前仍处于较为快速的扩散阶段。截至去年,红火蚁已入侵我国12个省份的642个县。从专家的视角来看,或许未来十年,我们仍然要应对红火蚁的“攻城略地”。


红火蚁。受访者供图

20年前被首次发现,红火蚁入侵时间比想象中更长

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教授许益镌回忆,国内首次发现红火蚁踪迹的那一年,他还是华南农大的一名博士研究生。那是2004年9月份,广东省吴川市植保站的工作人员,向广东省农业厅和华南农业大学报告了发现当地许多村民被蚂蚁叮咬的情况,被叮咬处红肿、有脓包,更有少数村民因过敏严重被送往医院。

不久后华南农大便组织师生跟随省农业厅工作人员前往吴川市考察,确定了“肇事者”的身份,“我们到吴川当地之后,就看到了一个个典型的红火蚁成熟蚁巢。”为什么能这么快确定?许益镌解释道,2004年前一段时间,红火蚁还相继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我国台湾等地被发现,现在很多人把红火蚁称作是“地表最强入侵物种”,其实在当时,红火蚁在国际上就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

居家生活中有一种看似夸张的说法,称“当人们在家中发现第一只蟑螂时,这就意味着家里实际上已经有成百上千的蟑螂存在”。对于具有极强繁殖能力的入侵物种来说,这句话同样适用。许益镌记得,在吴川市发现红火蚁之后,当时广东省农业厅曾要求各地迅速开展红火蚁普查工作,“从后来的结果上来看,很多地方都有红火蚁的踪迹,就说明这个物种实际上不是近期才入侵我国的。”


红火蚁蚁后。受访者供图

许益镌告诉新京报记者,外来物种的入侵是一个从侵入、定殖、潜伏、扩散到暴发的有序过程,往往开始形成危害后,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如蚂蚁具备很强的隐蔽性,刚刚出现时,人们若无专业背景,也无法辨认。许益镌认为,在2004年我国农业部门首次发现红火蚁前,该物种至少已经在国内存在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

“红火蚁进入中国可能是多途径、多次入侵,而非单次入侵。”许益镌特别提到,本世纪初正值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或许是红火蚁入侵中国的高峰期,这段时间国内外的交流开始增多,红火蚁比较容易从引进的进口苗木、花卉等进入国内。“尤其南方等沿海城市,对外贸易会更加频繁,而且温暖潮湿的亚热带气候也会更适合入侵物种繁衍、生存,这里对它们来说,更像是个‘桥头堡’。”

超强繁殖能力和攻击力,狭路相逢可致人死亡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3月,我国已在广东、广西、福建和湖南4省(区)16个地级市发生红火蚁,发生面积达到19.5万亩。在农业农村部对外公布的口径中,对红火蚁的介绍在2005年是“可治、可防、可控的有害生物,不会对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到了2006年,已经明确其“入侵已经对我国农业生产、人畜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


南方农田中,红火蚁的巨型蚁巢。受访者供图

2005年6月,华农成立了红火蚁研究中心,这也成为了我国目前最具权威性的红火蚁研究机构,许益镌当时是最早进入中心的研究生之一。在他的讲述中,红火蚁繁殖速度和规模惊人,单单一个蚁后单日可产卵1000多粒,蚁后寿命可达2-6年。“红火蚁成熟蚁丘的规模很大,直径可达几十厘米,甚至是一米,其中蚁后数量可以有上百头,蚂蚁的数量可达几十万、上百万。”

红火蚁被称作“地表最强入侵物种”不单单是因为繁殖速度,更在于基于超强繁殖速度之上的破坏力。“一方面,红火蚁非常喜欢取食豆科类作物的根部,造成巨大损失,也会叮咬农业生产者,影响农事操作。另一方面,红火蚁还会破坏公共设施。或是因为受电磁场所吸引,它们偏爱在一些变电箱,或是有通信基站的地方筑巢,造成线路和设备的破坏。”许益镌说。

在生态系统方面,许益镌认为,红火蚁会捕食小型爬行类和鸟类幼体,对节肢类动物影响较大,“它在我国没有天敌。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有红火蚁出没的地方,一些本地的蚂蚁基本上都不见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入侵到我国的红火蚁,已经成为了一些地方的‘优势物种’。”许益镌进一步解释,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作为食物链条中的一部分,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低层级物种如果消失,高层级物种也会失去食物,这也意味着整个食物链条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对于本地生物多样性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人被红火蚁叮咬后,手上留下的红肿脓包。受访者供图

而在上述影响之外,让许益镌更觉得棘手的,是红火蚁对公众健康带来的威胁。一般情况下,每年四五月份开始,待温度明显回升后,红火蚁在农村和城市中的“出镜率”会大幅上升,红火蚁便会开始大量繁殖和觅食活动,直到七八月份结束,活跃期贯穿整个夏季。

在专家们看来,红火蚁的“气性”不小,它们的攻击性极强,但凡受到干扰、与皮肤发生触碰,接触到的人很难毫发无损。“它们会以自身腹部末端的螯针对人体连续叮咬多次,并持续释放毒液。”被红火蚁叮咬后,人体皮肤会出现如火灼伤般的疼痛,肿起大包和水疱。但这都算是轻的,许益镌说,还有大约1%的人会对毒液中的蛋白过敏,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有危及生命的风险。

未来十年,仍是红火蚁的快速扩散期

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红火蚁已入侵我国12个省份642个县(市、区)。在较早一些的新闻报道中,红火蚁的入侵省份多为南方,在广东、福建、海南、台湾、广西等沿海省份更为常见,而在最近的新闻消息中,红火蚁攻城略地的脚步开始向北蔓延,四川省48个县(市、区)也已经发现红火蚁的踪迹。

红火蚁仍在继续扩大地盘。“在我们的观察中,长江以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其实是比较适宜红火蚁生存的,以目前的趋势来看,红火蚁仍然会向长江一带扩散发展。”许益镌说。


红火蚁蚁巢的内部结构。受访者供图

在早期的研究中,许益镌曾在自己发表的期刊论文中提到,红火蚁生态适应能力很强,持续低温对于红火蚁的耐寒能力有驯化作用。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红火蚁会有能力和机会继续入侵我国北方?

采访中,许益镌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红火蚁虽然会被所处的环境所驯化,但每个物种对于自己所能接受的环境忍耐力,也是有极值的,我们还是认为,红火蚁目前活动的范围还是以长江为界,长江北部或许有少数地区会有红火蚁踪迹,但继续向北蔓延的可能性不太大。”

但许益镌同时提到,在未来十年内,仍是红火蚁的快速扩散期。“根据2023年10月全国农业植物疫情监测网,红火蚁发生面积为623万亩,遍布我国12个省,我们也注意到,有一些非常适宜红火蚁定殖的区域还没有发现它们的足迹。”但它们迟早会抵达,许益镌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

联防联控,延缓入侵生物进攻脚步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即便红火蚁仍在“开疆拓土”,可自从我国开始大力推进联防联控和统防统治以来,对红火蚁的防控也取得了实际的效果。

据农业农村部公开消息,一方面,我国经持续阻截防控,自2021年以来未增加新发省份,疫情新增县数也明显下降,减缓了红火蚁的扩散蔓延;另一方面,从全国发生面积来看,2022年全国红火蚁发生面积减少10万亩,为近十年首次出现下降拐点;此外,发生程度也有减轻,目前,亩均活蚁巢密度在5个以下的占比达86%以上,蚁巢密度大于30个的重发面积仅占0.3%,较历史最高峰下降74个百分点。


无人机正在施撒饵剂。受访者供图

“公众会有一个认知上的误区,会觉得红火蚁好像‘越防越多’。但防控外来入侵生物的效果,其实更在于与这种生物‘赛跑’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先一步延缓了它的扩散,减少了发生面积。”许益镌认为,在这个角度上,我国的防控手段一直在进步。

许益镌提到,多年以前,人们对于红火蚁的认识不足,当时还不知道如何防治,灌巢法就成了应急的防治办法,“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比较麻烦,且效率较低。”近些年来,饵剂的使用,颗粒剂的施撒,大大提升了防控的工作效率,随着技术的发展,也会更有针对性,更加环保。

在监控技术和服务方面,在广东各地已开始利用“云采集”技术对红火蚁进行智能化动态监测预警,可通过手机APP第一时间捕捉红火蚁发生动态,实现及时定位和开展扑杀防控。目前,整个广东省也构建了多级科技指导服务体系,布设了1800多个专业药剂零售服务网点,覆盖全省各镇(街)。

许益镌的微信头像,是一团被托在手心里的红火蚁蚁群。这是他与团队专家们近二十年来一直关注的对象,对红火蚁的研究,也基本贯穿了他的学术生涯。研究还在继续,这包括科学家们需要筛选获得更多高效的专用药剂,开发出更为丰富、有效的防控技术,“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仍在不断认识、深入研究这种入侵物种的路上。”许益镌说。

红火蚁网 红火蚁 红火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