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至4月和9至11月是红火蚁繁殖活动的重要季节,也是红火蚁防控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市红火蚁秋季统一防控行动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那么,我市使出哪些“实招”防控红火蚁,效果如何?红火蚁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群众发现蚁巢要到哪里购买防控药品?万一被红火蚁咬伤该如何处理?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我市出“实招”防控红火蚁
落实监测早发现早防控早扑灭
阶段来,我市把红火蚁防控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工作任务来抓,全面组织开展红火蚁阻截和统一防控行动,取得较好防控效果,有力地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态安全。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红火蚁发生面积3.8万亩,全市没有发生红火蚁大面积扩散蔓延和严重伤人恶性事件。
为及时掌握红火蚁发生动态,我市在全市组织开展红火蚁疫情监测,落实疫情信息上报制度,并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行动,做好对荒地、新植草皮、垃圾废土堆场等重点地带红火蚁疫情排查和环境清理整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防控、早扑灭。
农业农村、自然资源、财政、科技、城管、文广旅体、交通运输、水务、卫健、海关等成员单位各司其职,推进联防联控。加强植物检疫监管,落实阻截防控。今年来,全市农业农村和自然资源系统实施产地检疫795批次,调运检疫235批次。各区县组织和发动有条件的街道和社区组建红火蚁防治专业队,开展红火蚁排查,及时掌握红火蚁发生的区域、数量和危害程度。
30家药剂零售门店分布六区一县
据介绍,秋季是红火蚁繁殖和自然扩散的关键季节,旱地果园、撂荒农田、机耕道路、水利堤围、公园绿地、校园操场、新植草皮、垃圾废土堆场等是防控重点。开展秋季红火蚁防控统一行动中,我市主要加强这些重点地带的排查防控,最大程度压低发生区红火蚁蚁群密度,以及减少红火蚁在不同区域间迁徙为害。
近日,在潮阳区海门镇坑尾村八一文化公园,来自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研究团队和汕头市威迪农化有限公司的技术专家,利用公园树丛边的多处蚁巢,现场展示讲解红火蚁的药物防控方法。记者发现,蚁穴旁边都插上一面面红火蚁监测小红旗,技术人员把药剂撒在蚁巢周边进行灭蚁。
为方便群众购买药剂灭杀红火蚁,我市已确定30家红火蚁防治药剂零售门店,分布在六区一县。“群众在购药的同时,可向零售店了解红火蚁防控的基本常识。”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还开展多形式宣传培训红火蚁危害、识别、防控方法、人员防护救治等内容,提高基层干部及群众对红火蚁的辨识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阻截防控能力。
发现红火蚁被咬伤要处理得当
市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提醒,群众发现红火蚁后不要踩踏、触摸,防止被咬伤,如果有红火蚁爬到身上,要迅速拍掉或抖落。
据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军博士介绍,如果普通市民被红火蚁叮咬了,程度较轻的话,可以用清水清洗被叮咬部位,抹一点风油精,再抹一些皮炎平进行处理,但千万不要去挠破它,挠破了容易引起二次感染。如果有过敏病史或被叮咬后反应较严重者,务必迅速到医院就诊。
下来,我市将突出部门协作联动和区域集中统一行动,在全市掀起秋季防控高潮,力争到今年底红火蚁扩散蔓延态势得到有效遏制,避免出现红火蚁恶性伤害人畜事件和造成大面积农田弃耕现象。实行监测网格化管理,建立村级红火蚁防控“三人小组”,推进全域监测普查。强化检疫监管,严格实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检疫复检。全力打造第三方专业机构和村居、生产经营单位、业主管理单位相结合的“专业+基层”防控网络,加强技术服务,建立综合治理示范区,提升科学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