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全省首创了红火蚁基层防控创新机制,其核心就是成立村级防控服务队,全力阻截与控制红火蚁危害和蔓延,解决红火蚁农村防控最后一公里的问题。”7月29日,由广东农药协会等机构主办的首届红火蚁防控高峰论坛在佛山召开,佛山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廖成林介绍,佛山已在全省首创红火蚁基层防控创新机制。
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入侵物种之一,在我国南方已成定居之势,无法根除,红火蚁防控工作已是常态化。廖成林介绍,佛山高度重视红火蚁防控,坚持红火蚁常态化防控工作,每年投入资金约2000万元,持续加强巡查监测,加强科普宣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灭杀,目前红火蚁发生程度整体维持在一级,属于轻度发生程度。
但风险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主要原因是缺少专人持续监管。农村基层人手少,防控巡查往往难以到位。廖成林介绍,禅城、南海、顺德区聘用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防控,城区人群密集区域防控效果较好,但第三方机构往往容易忽略农田、鱼塘和荒地。同时,一些鱼塘业主顾虑红火蚁药剂的药物毒性影响鱼塘水产养殖,不愿施用药物,甚至拒绝用药;加上鱼塘周边红火蚁食物水源充足,导致鱼塘红火蚁疫情发生相对严重。
为解决上述问题,确保全市红火蚁防控广覆盖,佛山在全省首创了以“市级统一工作方案,区镇统一购药配发和技术培训,村级成立村级防控服务队”为内容的红火蚁基层防控创新机制。
红火蚁基层防控创新机制的核心,就是成立村级防控服务队,队员必须以本村村民为主体,以兼职为主,可与村级动物防疫员、护林员等统筹现有人力资源兼职开展,由区或镇街根据辖区实际给与薪酬补贴。
“防控服务队队员一般是本村人,熟悉本村情况。”廖成林介绍,防控服务队以农村地区,特别是以鱼塘、农田、荒地为重点,抓住每年春、秋两季繁衍关键期进行巡查扑杀,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扑杀,全力阻截与控制红火蚁危害和蔓延,解决红火蚁农村防控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此前,佛山已经在三水、高明财政实力薄弱的区选取了10个村进行试点,三水区、高明区并在第一批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在辖区所有村委会成立村级红火蚁防控服务队。而禅城、南海与顺德区主要以镇街为单位,委托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组织进行统一防控。
廖成林介绍,在实际操作中,禅城、南海、顺德区可结合自身实际实施红火蚁基层防控创新机制,可选取部分镇(街)、村作为试点,也可采取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组织聘请村级服务队员作为辅助巡查员的形式。村级服务队员主要负责加强农用地巡查,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组织负责扑杀,形成“以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组织为主,村级防控服务队为辅”的防控模式。
近期,佛山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了全市防控现场会,会上进行了技术演示、业务培训、经验交流和工作部署。市农业农村局统一购置了两批红火蚁防治药物派发到各区,统一把控药物质量,并统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的防控服务队员进行统一技术培训,未来一个月将举办培训18场,培训村级服务队员,让村级服务队员“懂用药、会用药、用好药”。
目前,佛山全市已有294个村居委会成立村级防控服务队,队员近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