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佛山市重大农业植物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佛山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21年全市红火蚁防控现场会在高明召开,部署抢抓春秋两季防控关键期,全力做好今年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
作为外来入侵生物,红火蚁2004年从广东吴川进入中国,经过17年扩散,它的足迹已经踏遍南方。红火蚁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产生活、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危害,因缺少天敌,环境适宜,在我国南方已成定居之势,红火蚁防控工作已转入常态化。
室内培训会议分析了红火蚁防控新形势、新政策、新任务。市科学技术学院陈文胜教授进行了红火蚁识别和防控技术培训:“红火蚁可以通过人为扩散与自然扩散方式传播,以农作物的种子、幼芽等为食,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红火蚁受到干扰时攻击性很强,叮咬人、畜,威胁人们健康。”
随后,与会人员到清泰村一处苗木荒地,观摩红火蚁防控现场演示。“如果不小心被红火蚁叮咬了,可用肥皂水获清水清洗患部,然后用皮炎平软膏等药外敷,注意避免将脓包弄破,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可以采用毒饵诱杀、粉剂灭巢等方式进行红火蚁防控。”现场工作人员结合荒地特意留存的蚁巢,介绍了红火蚁及其蚁巢形态特征、特性、防控技术。
会议强调,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红火蚁疫情危害性、政治性和重要性,加大红火蚁防控力度,落实部门主体责任,加大防控资金投入、加强巡查监测、推进红火蚁基层防控创新机制落地落实,广泛进行科普宣传,积极调动广大群众,严格依法依规开展产地、调运植物检疫审批,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下一步,我市将在三水、高明区全域推广农村基层防控创新机制,所有行政村成立村级防控扑杀队,全面推动基层防控创新机制落地见效。禅城、南海、顺德区因地制宜,按照聘用“第三方专业防控单位+村级防控扑杀队”相结合的模式,解决第三方专业防控单位在农用地的监测巡查扑杀不到位的问题,推进红火蚁基层防控创新机制落地。
同时,以省、市红火蚁防控技术指导专家组、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为技术支撑,重点加大一线防控人员的防控实操技术培训,确保一线防控人员懂识别、会用药、用好药。